陈军到陇西县公司调研并参加片区中心组学习
(十三)交易机构根据市场主体结算查询、异议反馈等需求,建立结算异常识别及处理机制。
其中,AI全流程检测及追溯、订单生产交付周期智慧管理、机器视觉柔性自动化、AI算法赋能的电池资源匹配及动态纠偏、智能人力管理等数字化用例,有效提升了产品的可靠性和交付效率。他说,隆基绿能将力争持续引领光伏制造业的低碳化和数字化发展。
受访者供图1月15日,陕西西安的太阳能光伏企业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从世界经济论坛负责人手中接过灯塔工厂的奖杯为助力城市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促进区域光伏产业建设,该公司首次以新农村农贸市场为试点,以光伏为代表的绿色能源,助力打造区域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项目建成后年均发电量13.35万度,25年累计发电量333.87万度,可缓解高峰期的用电压力。据悉,该项目建设地址位于杭州市临平区崇贤街道农贸市场,计划建设160.72千瓦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该项目组件采用单晶560峰瓦,共计287块组件,全部采用固定式光伏支架布置,项目并网方式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近日,浙江大有实业有限公司临平分公司承接的杭州临平新农村建设有限公司160.72千瓦时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完成施工并通电,该工程是春节前该公司加班加点完成并网的最后一个光伏项目,该项目的顺利完工为临平区崇贤农贸市场年底用电高峰保驾护航,同时通过余电上网,可缓解临平区高峰期的用电压力。
由此可见,以农贸市场为试点的光伏建设,可实现地区电力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当地电力能源结构调整的需要,项目不仅加快了临平地区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步伐,推动了新能源市场化发展,具有显著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随着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提出,近些年来,我国对于光伏能源不断进行开发和尝试,深入清洁能源的推广与应用,逐步向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靠拢。实际上,在2023年里,该公司一直处于满产满销的状态。
不过,在单位生产成本方面,大全能源去年第一季度大约在53元/公斤,到第四季度时已经降到46元/公斤左右,进一步增大了公司的盈利空间。一期预计投资约75亿元,将建设年产5万吨多晶硅的生产能力,并同步配套建设15万吨工业硅以及120万支圆硅芯的项目。2023年12月,大全能源曾公告,拟在新疆石河子市投资建设大全能源硅基新材料产业园项目,计划投建10万吨多晶硅和30万吨工业硅以及220万支圆硅芯,预计固定资产投资高达150亿元。在产能方面,截至2023年底,大全能源多晶硅产能为20.5万吨,目前仍位居国内多晶硅产能规模行业第一梯队。
公告显示,该公司去年全年总营收为163.29亿元,同比下降47.22%;归属净利润为57.63亿元,同比下降69.86%;扣非净利润为57.76亿元,同比下降69.84%。同时,随着下游市场对N型硅料需求的急剧增加,该公司产品质量的领先优势显著,去年12月份,N型硅料的产量占比已接近60%。
而在2023年,营收和净利润大幅下滑在产能方面,截至2023年底,大全能源多晶硅产能为20.5万吨,目前仍位居国内多晶硅产能规模行业第一梯队。此外,该公司积极推进的数字智造战略以及降本增效措施也在2023年取得了显著成效。硅料巨头砸150亿大扩产然而,在当前多晶硅价格大幅下跌且底部震荡之际,硅料四巨头之一的大全能源却逆势加码,豪砸150亿元大举扩产。
实际上,在2023年里,该公司一直处于满产满销的状态。具体而言,该项目将分两期执行。通过一系列的举措,该公司的单位成本实现了稳步下降,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查阅其财报显示,2020-2022年,该公司营收从46.64亿元增长至309.4亿元,归属净利润从10.43亿元增加至191.2亿元。
2020年以来首次营利双降2月29日,大全能源发布了2023年度业绩快报的公告。2023年12月,大全能源曾公告,拟在新疆石河子市投资建设大全能源硅基新材料产业园项目,计划投建10万吨多晶硅和30万吨工业硅以及220万支圆硅芯,预计固定资产投资高达150亿元。
二期预计投资约75亿元,拟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建设年产5万吨多晶硅,并同步配套建设15万吨工业硅和100万支圆硅芯的生产线。不过,在单位生产成本方面,大全能源去年第一季度大约在53元/公斤,到第四季度时已经降到46元/公斤左右,进一步增大了公司的盈利空间。
公告显示,该公司去年全年总营收为163.29亿元,同比下降47.22%;归属净利润为57.63亿元,同比下降69.86%;扣非净利润为57.76亿元,同比下降69.84%。对于本次项目投资,大全能源表示,本项目将进一步优化公司业务结构,实现产品多元化,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同时扩充高纯多晶硅生产能力,提高产品产量,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随着产量的稳步攀升,该公司全年销量也实现了跨越,达到了200002.29吨,同比亦有显著提升。一期预计投资约75亿元,将建设年产5万吨多晶硅的生产能力,并同步配套建设15万吨工业硅以及120万支圆硅芯的项目。进入第三、四季度,多晶硅销售价格整体仍呈现下滑的趋势,大约分别为56元/公斤和57元/公斤左右。同时,随着下游市场对N型硅料需求的急剧增加,该公司产品质量的领先优势显著,去年12月份,N型硅料的产量占比已接近60%。
去年10月底,大全能源曾公告,由于受市场环境的变化、供需关系的调整等客观因素影响,加之公司实际建设进度受限,该公司决定将全资子公司的二期10万吨高纯多晶硅项目的预定投产日期推迟至2024年的第二季度。而在2023年,营收和净利润大幅下滑。
值得一提的是,在当前行业产能过剩和价格持续低迷的行情下,不少企业的多晶硅项目出现减产、延期投产等现象,大全能源也不例外。在近年来光伏硅料乃至整个产业链价格持续走弱的大行情下,又一光伏硅料巨头2023年业绩出现大幅下滑,也引发业界对光伏行业的担忧。
这也是该公司自2020年以来首次出现年营报营利双降。然而,根据其产销数据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大全能源的多晶硅单位销售价格(不含税)超过190元/公斤;然而到了第二季度,这一价格却出现了急剧下滑,直接降低至大约86元/公斤。
产能满产满销硅料价格跌破60元/公斤公开资料显示,大全能源于2011年2月在新疆石河子投资建设,注册资本19.25亿元,主要开展高纯多晶硅料的生产、加工和销售,于2021年7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其中,在内蒙古包头一期10万吨多晶硅新产线如期竣工,并于二季度迅速达到满负荷生产,为该公司全年高纯多晶硅料产量作出重要贡献,总产量高达197831.25吨,同比实现增长。关于业绩变化的主要原因,大全能源则表示,2023年,光伏产业经历一次较大调整,由于上下游供需关系急剧变化,产业链上游硅料竞争加剧,导致产品价格大幅调整并整体下滑,多晶硅价格持续下行给企业经营带来较大压力,导致业绩大幅下降国内在光伏行业招投标过程中普遍唯价格论,影响了新能源发电行业高质量发展。
这样的生态需要改变,目前正在寻找更好的方法。其他行业已出台的先进招标办法,值得光伏行业借鉴。
国网公司采用的招标经验就是有效平均值法,将最高价、最低价去掉,以平均价作为基准价,偏高、偏低也要扣分,这会有一定引导作用,可以鼓励大家不要去报极限最低价,从而有效保障业主利益。在钟宝申看来,这有必要在光伏行业进行推广。
企业不会报出不合理的价格,也不会低于成本去报价,使行业可以健康发展。为规范通信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保证通信工程建设项目质量,2014年5月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通信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办法》(下称《办法》)。
由于企业还有管理费、研发费等,都需要成本支出。为此,全国人大代表、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国家层面亟待出台光伏产品招投标管理办法,破除低价中标乱象,在价格分计算时引入新的评标方法,以保障我国新能源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该办法鼓励通信工程建设项目使用综合评估法进行评标,通过对投标方的技术、商务、服务、价格等各项因素进行全面评估,将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招标文件中规定的各项综合评价标准的投标人作为中标候选人。低价中标存质量隐患,不利于行业高质量发展被视为中国出口新三样之一的光伏近年来发展迅猛,但光伏组件招标过程中唯价格论现象也日趋严重,造成中标价低于甚至远低于成本价。
而负责任的企业反而无法中标。他透露,由于整个招标流程非常长,照理说如果中标企业交付不了的话理应换另一家,但现实是,招标方在中标企业交付不了后会和企业商量,因为要承认上一次招标作出错误决定是很难的。
低于成本价销售势必造成亏损。据了解,目前已有一些央地国企在优化招投标策略,例如使用合理均价基准差径靶心法,以破除低价中标危害。
均价法可从根本上杜绝低价中标现象,给中标人保留合理的利润空间,从而提高项目实施的成功率和确保项目质量。目前,综合评估法已在通信行业招标中广泛应用,其中价格分权重低且采用更合理的评标方法,有效破除了低价中标现象的发生。
#相关推荐
-
评论列表 (0条)